> 摩托社区 > “口待秽袜寒”的出处是哪里

“口待秽袜寒”的出处是哪里

“口待秽袜寒”的出处是哪里

“口待秽袜寒”出自宋代方回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口待秽袜寒”全诗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宋代 方回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

大道辟我前,幸无两岐惑。

谁歌返招隐,口待秽袜寒。

身为葛天民,宅在建德国。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是方回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

大道辟我前,幸无两岐惑。

谁歌返招隐,口待秽袜寒。

身为葛天民,宅在建德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与陶渊明共饮之际的心情和思考。诗中提到了\"三戒二已亡\",意味着人们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戒律已经被遗忘,而最重要的戒律则是在获得中体现。作者感慨道,幸运的是他在前行的道路上没有迷失,没有受到双重的干扰。诗中还提到了隐居和归隐的主题,以及作者身为葛天民(指陶渊明)的自称,暗示了作者向往自然、隐居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戒律的思考。通过\"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的表述,作者指出人们对于道德规范的忽视和功利主义的盛行。他认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道德伦理的准则。然而,作者自己却幸运地没有迷失在两岐的迷途中,他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以陶渊明的身份自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作者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传达了对人性善恶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中用词朴实,语言直抒胸臆,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和道德准则的追求。这首诗词以陶渊明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和朴素道德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