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玷白圭”的出处是哪里
“何尝玷白圭”这句诗出自唐代沈佺期的《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节操、自省自新的决心。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这句诗中得到启发,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底线和价值观。
比如,我们可以问自己:在职场中,是否曾经为了晋升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在面对诱惑时,是否能够像沈佺期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或者,是否在某些情况下,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和责任感?
当然,答案并非性格的单纯坚守,而是要在坚守的同时,具备灵活的应对能力。比如,遇到不公正的对待,可以选择通过合理的途径反映问题,而不是沉默忍受;面对压力,可以学会释放,通过运动、阅读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同时,保持对自我的反思和改进,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定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者与信任的朋友交流,获得支持和建议。
整体而言,坚守节操并非性格的单纯,而是在面对困境和诱惑时,始终保持清晰的判断力和坚定的信念,同时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既不被外界所左右,又能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何尝玷白圭”出自唐代沈佺期的《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何尝玷白圭”全诗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代 沈佺期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弃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
魂疲山鹤路,心醉跕鸢溪。
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
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
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
坟垄无由谒,京华岂重跻。
炎方谁谓广,地尽觉天低。
百卉杂殊怪,昆虫理赖暌。
闭藏元不蛰,摇落反生荑。
疟瘴因兹苦,穷愁益复迷。
火云蒸毒雾,阳雨濯阴霓。
周乘安交趾,王恭辑画题。
少宽穷涸鲋,犹愍触藩羝。
配宅邻州廨,斑苗接野畦。
山空闻斗象,江静见游犀。
翰墨思诸季,裁缝忆老妻。
小儿应离褓,幼女未攀笄。
梦蝶翻无定,蓍龟讵有倪。
谁能竟此曲,曲尽气酸嘶。
作者简介(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